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上甘岭战役中,他把肠子塞回腹腔,顽强打退敌人两次冲锋,拉响最后一颗手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10:19:00    

葛保阳是志愿军第15军45师134团2营6连排长、二级战斗英雄葛洪臣烈士的侄子,4月4日,他应邀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参加2025年沈阳清明志愿军英烈公祭仪式,并作为烈属代表发言,介绍葛洪臣的战斗故事。

葛保阳在葛洪臣烈士雕像前。

只要能动就一定战斗到底

葛洪臣是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台陈镇王曲村人,先是被抓壮丁成了国民党兵。1948年12月11日,葛洪臣在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解放入伍,后参加渡江战役。因为表现突出,当年底,葛洪臣被提拔为班长,并荣立三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葛洪臣咬破手指,写下血书,坚决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3月,他随部队入朝参战。

5月30日,在金化郡以南芝浦里阻击战中,他带领全班配属第29师86团,扼守角屹峰前沿阵地,顽强抗击100多名敌人的连续进攻,毙敌30余人,击毁敌汽车1辆。在第五次战役中,他再次荣立三等功,同时晋升为排长。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19日,葛洪臣所在连与师侦察连1个排共同夺取和扼守537.7高地北山阵地。战斗中,只剩下他一人了,他仍然与敌搏杀,面对数十名敌人毫不畏惧,负伤后仍坚持战斗,用枪托打死冲上来的两个敌人后,冲出重围,回到连队主峰阵地。

葛洪臣回连后因伤势较重,连长和同志们都让他下去休息,但他说:“这点伤算什么,只要我能动,就一定要和敌人拼到底。”在他的强烈要求下,领导批准他继续参加战斗。

拉响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众多牺牲的烈士中,葛洪臣的战斗故事异常惨烈。

1952年10月20日2时,敌军又纠集残余兵力,在飞机、大炮火力掩护下,向6连主峰阵地发起疯狂进攻。在打退敌人两次冲锋后,葛洪臣左臂再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当美军第三次向我阵地冲锋时,葛洪臣腹部中弹,肠子外流,他咬紧牙关,把肠子塞进腹腔,裹住腹部又指挥部队打退敌人两次冲锋。

当时我7号阵地上的指战员已全部伤亡,葛洪臣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忍着剧痛,继续坚持战斗,掩护伤员全部转入坑道。在弹药用完,敌人从四面包围上来的时候,他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1953年4月,葛洪臣被追记特等功,追授“二级英雄”的光荣称号。

至今在五圣山的石壁上,还镌刻着上甘岭英雄的事迹和名字,“英烈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确保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上甘岭精神在家乡得到传承

葛洪臣,一个英雄的名字。他的家族以他为荣,葛氏一家先后有5人投身军营。葛保阳便是其中一位。

葛保阳说:“伯父葛洪臣获得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证书、二级战斗英雄纪念章,成了我们家的‘传家宝’。伯父身上展现出的上甘岭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全家参军报国。我爸爸,我,我儿子,我们三代都是当兵的,以后小孩儿(第四代)还要让他去当兵,传承红色基因,保卫我们的国家。”

当地政府给了烈士家庭至高的荣誉。2019年7月,临颍县相关负责人来到葛洪臣烈士家中,悬挂“祖国英雄”光荣牌。当地还有葛洪臣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雕像,这在烈士中是不多见的。

唯一让葛保阳牵挂的是,还能找到大伯的遗骸吗?他曾去朝鲜带回泥土,将这把泥土埋在了台陈王曲的葛洪臣烈士纪念碑下和王曲学校的雕像前,愿大伯的英魂回归故里。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英名墙上葛洪臣的名字,是葛保阳新的精神寄托地。他说,他还要带着孩子们来,这里离烈士更近了,能更好地传承烈士精神。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周贤忠 供图:葛保阳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