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到周末或节假日总想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一顿大餐之后幸福感满满。然而,一项研究却发现,短期摄入高热量大餐,会给免疫系统“拖后腿”。仅一次短暂“饮食放纵”都会损害免疫!
健康时报 任璇摄
一顿放纵大餐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2023年,《自然免疫》刊发的一篇研究揭示了短期的高热量饮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令人惊讶。从健康饮食到高能量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仅一次短暂“饮食放纵”都会损害免疫!①
研究截图
这项研究分别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人类实验。在动物实验中,研究者设计了两种饮食模式:
(1)健康饮食:富含纤维的饮食
(2)大餐:高热量低纤维的饮食
每三天替换一次饮食,共进行四次交替。在首次切换“大餐”饮食后,小鼠体内维持肠道稳态和免疫力的细胞因子显著下降。它们对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感染的易感性也更高,也更难对抗感染。
小鼠常规饮食和“大餐”饮食交替切换图 ①
研究发现,短期的高能量饮食转变,抑制了黏膜和全身免疫力①。研究人员在人类实验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结果。参与者们每5天替换一次饮食,“大餐”饮食后参与者的肠道菌群发生明显变化,系统性免疫力也迅速下降,证实了短期饮食切换同样影响人类免疫细胞的功能。①
此外,研究发现,在重新引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饮食后,免疫抑制现象得到缓解。①
吃“大餐”也别忘补充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第七大营养素,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的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② 因此,如果想吃“大餐”,及时补充膳食纤维也尤为重要。
那么,哪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
1.蔬菜
在蔬菜中,菌类的优势最为明显。鲜香菇(3.3克 / 100克)、金针菇(2.7克 / 100克)、木耳(2.6克 / 100克)中都具有较高的膳食纤维。③
此外,注册营养师王艳2025年还在“国际医学营养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提到,胡萝卜(2.7克 / 100克)、西兰花(2.3克 / 100克)、菠菜(2.2克/ 100克)等常见蔬菜中也含有大量膳食纤维。④
2.水果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师郑西希在个人微信公号刊文表示,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普遍高于蔬菜,且热量不高,其中梨(6.7克/ 100克)的膳食纤维含量比苹果和香蕉都高,石榴(4.8克 / 100克)、桑葚(4.1克 / 100克)和猕猴桃(2.6克 / 100克)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较高。⑤
健康时报 任璇摄
水果皮中含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果肉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所以洗净连皮吃的水果营养密度更高。⑤对于肠胃不好的老人或小孩以及抵抗力较弱的人群,也可以把水果去皮蒸熟了再吃,膳食纤维不会受到影响。③
3.全谷物
全谷物食物包括糙米、燕麦、藜麦、小米、全麦面包等。其中燕麦是很方便的膳食纤维来源,每100克燕麦片约含10克膳食纤维,早上搭配牛奶或者酸奶食用均可。④⑤
4.豆类
黑豆、红豆、绿豆等豆类都富含优质的膳食纤维。每100克黑豆含有约 13克膳食纤维,这些豆类还富含植物蛋白,可以为人体补充多种营养。④
5.坚果类
开心果、巴旦木、奇亚籽等都含有较多膳食纤维。仅仅10克的亚麻籽就含有2.8克膳食纤维,相当于100克西蓝花。不过坚果热量较高,食用注意适量。⑤
来源: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近日,来自明月湖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开发的纳米纤维膜获国内知名户外品牌探路者青睐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发布“纳米双透智能防护膜材料技术”,通过纳米尺度的材料创新实现防水透气性能双重突破,其首款应用产品HIMEX N27轻量化纳米冲锋衣即将上市。纳米纤维膜又称三维多孔纳米
2025-04-14 19:04:00 实时讯息来源:界面新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界面新闻记者 |李科文界面新闻编辑 |谢欣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报出公费中标历史最低价。4月10日,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检验中心、深圳市预防医学研究所)公布深圳市适龄儿童水痘疫苗采购中标(成交)结果。结果显示,康泰生物子公司民海生物适龄儿童水痘疫苗以25元/支
2025-04-10 16:35:00 实时讯息不少人到周末或节假日总想吃点好的犒劳一下自己,一顿大餐之后幸福感满满。然而,一项研究却发现,短期摄入高热量大餐,会给免疫系统“拖后腿”。仅一次短暂“饮食放纵”都会损害免疫!健康时报 任璇摄一顿放纵大餐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2023年,《自然免疫》刊发的一篇研究揭示了短期的高热量饮食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
2025-04-08 11:38:00 实时讯息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3日电 (刘霞)2025年二季度荆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屈家岭分会场暨二季度全区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3日举行,此次集中开工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15.9亿元。集中开工的9个项目涵盖食品加工、智慧物流、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等领域。其中,柑橘纤维生产项目由湖北田野农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进
2025-04-03 17:12:00 实时讯息来源:中国科学报肿瘤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溶瘤细菌”则如同攻城“战士”。■本报记者 胡璇子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叶海峰团队及其合作者成功打造出一种能够响应近红外光的“溶瘤细菌”,为实体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3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癌症》。“细菌特工”行动有致命弱点实体瘤
2025-03-19 07:41:00 实时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