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新发布】靶向施策 云南全面激活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动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7:51:00    

4月3日,云南省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发布会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围绕《云南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就业分类分级指导和赋能实施方案》,针对为不同类别的县(市)提供的差异化的支持政策等作了详细介绍。

科学分级,精准定位发展目标

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核心指标,将全省34个以农业为主攻方向的县(市)划分为两类。一是农业优势县(20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50亿元及以上。这类县已形成较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具备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基础,其核心任务是进一步做强主导产业,提升科技含量,推动全产业链升级。二是农业强基县(14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低于50亿元。这类县产业潜力尚未完全释放,重点任务是挖掘特色资源、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加速提升农业发展实力。

靶向施策,全面激活发展动能

针对两类县域的独特性,制定了精准的赋能措施。通过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形成优势县引领突破、强基县蓄能赶超的发展格局,全面激活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动能。

一是农业优势县主要聚焦“强链提质”。为符合条件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提供省级农业专项资金。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施农业实际资产性投资,满足条件的将给予一次性的奖励与补助。此外,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积极助力高标准农田的新建与改造。

二是农业强基县突出“筑基培育”。对符合条件的提升农业规模化程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提供省级农业专项资金的扶持。结合县域财政的实际情况,支持强基县申报中央资金,新建与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水利工程。此外,鼓励开展涉农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领域的技能提升与增收工作等。

构建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标,对首次突破50亿元的强基县在各项政策中给予更大倾斜支持。

二是培优扶弱机制。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将从农业优势县中筛选2个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县,指导制定“一县一行动计划”,打造行业标杆;对发展成效不明确的农业强基县,帮助分析存在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协调解决难点堵点。

三是监测调度机制。建立县域产业数据库,每季度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特色经济作物、农民收入等县域经济发展重要经济指标开展监测,掌握农业类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优化调整政策。

四是责任清单机制。省农业农村厅将对照《意见》《方案》责任分工,进一步压实处室责任,细化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事项的申报细则、操作规程、落实措施等,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云南网记者 张梅焕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