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骚扰在特定情况下会构成犯罪,具体如下:
发送信息骚扰他人,如果行为极其恶劣,影响到了社会秩序,可能会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如果短信骚扰是通过窃取或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到他人电话号码实施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综上所述,短信骚扰在情节恶劣或涉及非法获取他人信息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并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建议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报警并保存相关证据,以便法律机关依法处理。
“只需花费0.1元,就能买到上千张不同场景的实况Live图。”日前,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电商平台和社交平台,有商家挂出售卖Live图的商品链接,这些打包的图片价格不一,有0.1元即可“解锁”的2000张日常生活照,也有5元带走的精致欧美旅行记忆,照片场景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这些图从何而来?谁在购买这些
2025-04-16 21:25:00 实时讯息扫码领“五险一金补贴”?提示社保“异常”速办?假的!近日,有部分群众反映收到了领取“五险一金补贴”的通知。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从未面向普通群众发放过所谓的“五险一金补贴”,所谓通知为不实信息且涉嫌诈骗,千万别信!通知声称,按照人社部相关规定,凡入职满一个月,并按照国家规定正常缴纳五险一金
2025-04-12 23:25:00 实时讯息在数字化浪潮中,校园早已成为网络活动的核心地带。无论是学习、交流还是娱乐,网络都深刻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网络的便利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安全问题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数字世界。让我们一起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为我们的数字生活筑牢防线。校园网络安全知识要点1保护个人信息 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如姓名
2025-04-03 09:17:00 实时讯息2024年,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全国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净网”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紧盯信息获取、信息倒卖、信息使用等关键环节,重拳捣毁一批个人信息交易平台,坚决斩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链条,有力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和信息安全。全年,共侦破相关案件7000余起,抓获一批
2025-03-18 19:27:00 实时讯息关于非法狩猎案的刑法条款,主要有以下几条:《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二款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
2025-01-19 18:44:22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