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定额征收怎么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6 16:57:40    

定额征收是指税务机关根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的税款金额,纳税人再根据这个金额进行申报和缴纳。以下是定额征收的确定方法:

确定征收标准

根据税种特点和征收目的,由相关部门制定征收标准。

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征收额度。

核定应纳税额

税务机关可采取多种方法核定应纳税额,例如:

类比法:参照同行业或类似行业中相似规模和区域的纳税人情况来核定。

保本测算法:基于财务分析的盈亏临界点,测算纳税人必须实现的最低营业额。

推算法:根据原材料、燃料、动力、人工等要素推算营业额。

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法:根据成本和预期利润来核定。

盘点库存法:根据库存情况推算销售额。

发票和相关凭据法:根据开具的发票和凭证来核定。

银行账户资金往来法:根据银行账户的资金往来情况来测算。

申报与缴纳

纳税人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进行申报和缴纳。

税务机关通过纳税人自行申报、税务调查、定额公示、上级核准等程序后,下达《核定定额通知书》。

定额调整

定额执行期通常不得超过1年。

继续经营的纳税人,定额执行期结束后,需重新核定下一个定额执行期的定额。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税务机关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定额核定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纳税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按规定程序核定定额。

纳税人有义务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定额和期限缴纳税款。

以上步骤和原则是根据《个体工商户税收定期定额征收管理办法》和其他相关税务规定总结出来的。税务机关在核定定额时会考虑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如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和管理水平等因素。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