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股票发行什么制度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04:27:17    

股票发行制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

审批制

定义:审批制是一国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初期,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平衡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采用行政和计划的办法分配股票发行的指标和额度,由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指标推荐企业发行股票的一种发行制度。

特点

公司发行股票的首要条件是取得指标和额度。

证券监管部门凭借行政权力行使实质性审批职能。

证券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指导。

无法保证发行公司不通过虚假包装甚至伪装、做账达标等方式达到发行股票的目的。

核准制

定义:核准制是介于注册制和审批制之间的中间形式。它一方面取消了政府的指标和额度管理,并引进证券中介机构的责任,判断企业是否达到股票发行的条件;另一方面证券监管机构同时对股票发行的合规性和适销性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有权否决股票发行的申请。

特点

发行人在申请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情况,而且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监管机构规定的必要条件。

证券监管机构有权否决不符合规定条件的股票发行申请。

证券监管机构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进行审查,还对发行人的营业性质、财力、素质、发展前景、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等条件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据此作出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的价值判断和是否核准申请的决定。

注册制

定义:注册制是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成熟股票市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发行制度,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只要达到所公布条件要求的企业即可发行股票。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

特点

证券监管部门公布股票发行的必要条件。

发行人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

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合规性的形式审查,而将发行公司的质量留给证券中介机构来判断和决定。

这种股票发行制度对发行人、证券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要求都比较高。

总结:

股票发行制度从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注册制,体现了市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审批制强调行政干预和计划分配,核准制在取消政府指标和额度管理的同时,增加了证券中介机构的责任,而注册制则完全市场化,强调信息披露和合规性审查。随着市场的发展,股票发行制度也应逐步改革,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市场效率。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