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美苏冷战是怎么回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08:22:16    

二次大战刚结束,几乎随即便开始了东西方的冷战。战争耗尽了各国国力,欧洲普遍衰落,只剩下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潮涌,这些国家独立后又往往在美苏间作出抉择,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两个阵营间逐渐发展成全面对抗的冷战状态,这其中不是没有误解,但显然存在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些根本分歧。

美国为自己在二战中的表现感到自豪,对自己的实力感到满意,举国上下充满自信。他们认为自己不仅有责任,而且有能力充当“自由世界”的卫士。在他们看来,苏联****正在全世界扩张,美国必须吸取慕尼黑“绥靖政策”的教训,针锋相对,绝不让步。美国的外交一反传统的孤立主义,两党一致主张扮演国际宪兵的角色,对****实行坚决的遏制政策。

1946年3月,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密苏里州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紧接着,杜鲁门就希腊局势提出“杜鲁门主义”,扬言美国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反抗企图征服他们的武装少数派和外界压力,因为“极权主义制度”瓦解国际和平,因此也危害美国的安全,以此为根据,美国国会决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维持各自的政权。

战后德国由苏、美、英、法四国分管,1948年春,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苏联切断西柏林与西方的水陆交通,美国采取空运向西柏林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将近一年,直到苏联解除封锁。西德和东德分别成为独立的国家。

杜鲁门在1949年的就职演说中又提出“第四点计划”,将美援扩大到西欧盟国以外的拉美、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以对抗苏联势力可能的扩张。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0月,中国革命成功,美国自称“丢”了中国。同年苏联原子弹试验成功。第二年朝鲜战争爆发。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东西方虎视眈眈,美苏加紧核武器竞赛。世界上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被纳人冷战的轨迹之中。

在战后日本,占领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一番民主改革,同时压抑其军事潜力。1947年后,随着冷战的进展,美国开始同意日本发展生产,并于1951年签订对日和约,结束占领状态,承认日本为一个主权国家,以双边协定的方式使美军继续留驻日本,从而使日本在冷战中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国务卿杜勒斯的倡导下,美国在世界各地组织集体安全防御体系。在整个冷战时代美国在近30个国家的4000多个基地保持着约100万的军队。在法国退出越南后,美国逐渐在那里取而代之。1954年,“东南亚条约”组织成立。同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订,美国承担“军事保卫台湾”的责任。1955年,美国支持英国搞了个“巴格达条约”。1957年,“艾森豪威尔主义”出台,美国插手中东。

1958年,古巴革命成功后,美国加紧推行美洲国家间的军事合作。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冷战曾一度出现缓和的兆头,但并未歇得实质性进展。1955年7月在日内瓦,苏联和西方首脑在战后首次接触,人们称之为“日内瓦精神”。1956年赫鲁晓夫应邀访美,和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会谈,又产生了“戴维营神”之说。正当最高级会谈将于1960年5月16日在巴黎召开前几天,一架美国U-2在上击,首脑会议随即取消。

就这样,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带领,几乎囊括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冷战开始了,除了两国直接短兵相接之外,其他一切形式的对抗,都成了两国的手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星球大战、古巴导弹危机、全球军备竞赛都是在冷战的背景下发生,可以说,持续半个世纪的冷战,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随之结束,我们今天能有一个安静和平的生活,也是辛亏冷战的结束。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