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广东汕头潮阳区谷饶镇张氏大宗祠:见证谷饶张氏族人344年的历史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4 10:09:07    






张氏大宗祠


谷饶张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北部的谷饶镇华里社区,始建于清朝康熙十四年(1675),为赤寮张氏及石佛、新寮、官田等乡村宗亲合建,名之曰“赤寮张氏会宗祠”。历史上曾经毁于战乱。1719年,始由十二世祖张勋及十三世祖张国瑛等捐资修复成为“张氏宗祠”,新中国成立以后再次修葺,至今已344年。

谷饶张氏宗祠张氏宗祠坐北向南,三厅两天井,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正厅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百忍堂”。这是依张氏族人“百忍成金”的祖训而来。明朝洪武廿四年(1391),张氏的先祖张创大为了躲避战火,从饶平迁居谷饶,为谷饶张氏的开基始祖。从此,张氏族人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及至清康熙年间,张氏族人在华里乡修建张氏宗祠,并以“百忍堂”为堂号,供奉张夔、张创大、张南陵等历代先祖,包括祖龛5座,列祖707位。

“百忍堂”主要供奉的是唐宋潮州八贤之一的张夔。张夔是宋代广东潮州府海阳县隆眼城都(今属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人。宋政和八年(1118年)擢进士。为政廉明,宋高宗赐玺书“南有张夔,北有周昕”。历任茂名令、廉州判官、知新州等。

抗日战争初期,宗祠成为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和先进青年联络各乡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主要阵地,并在1938年初张氏宗祠挂牌成立“赤寮青抗会”组织。

现在谷饶张氏宗祠已成为潮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