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什么是执行问题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0 08:30:57    

执行问题是指 将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现以及执行过程中的变更执行等问题而依法进行的活动。这一定义涵盖了民事执行和刑事自诉案件的执行。民事执行是指当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依法运用国家强制力,采取民事执行措施,迫使债务人履行义务,实现债权人权利的法律活动。

执行问题通常涉及以下方面:

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这是法院常用的执行手段之一,用以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

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通过这些措施,法院可以进一步压缩被执行人的生活空间,迫使其履行义务。

限制高消费:

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老赖”,法院会采取限制高消费的措施,以此进一步压缩其生活空间,并迫使其承担法律责任。

联合限制:

法院还会与公安部门、银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联合行动,限制被执行人的出境、贷款和融资能力,从而增加其履行义务的压力。

执行问题的解决对于维护法律权威、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存在执行难的问题,但通过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确保法律判决得到实际执行。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