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 常识 >

渎职渎职什么区别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02:38:47    

渎职和失职的区别主要在于 法律定义和后果的不同

法律定义

渎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渎职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渎职罪的特征包括:

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客观方面既可以是积极的作为,又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但该行为必须与行为人的职务紧密联系在一起。

主观方面,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是故意,玩忽职守多是过失。

失职:失职是指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本单位造成损失的行为。失职也可以构成犯罪,当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时,失职造成严重损失的构成渎职犯罪。失职的特征包括:

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有关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

行为主体可以是一般工作人员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法律后果

渎职:渎职行为导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的渎职罪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失职:失职行为导致单位损失,一般不涉及刑事责任,但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当失职行为导致严重损失且行为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则构成渎职犯罪,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总结:

渎职是刑法规定的类罪名,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行为,且后果严重。

失职通常指一般工作人员未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导致单位损失,严重时可能构成渎职犯罪。

建议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职责,避免渎职和失职行为的发生,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