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法律现象的主观认知和态度,它包括人们对法律的本质、作用、现行法律的理解和评价,以及个人或群体对法律的学习、遵守、维护等行为。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与人们的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等紧密相关,并体现出一定的阶级性。
法律意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指个人对法律现象的认知、情感、意志、要求和态度。
指某一群体或组织对法律现象的共同认识和体验。
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对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形态,与民族法律文化、法律传统等紧密相关。
指整个人类对法律现象的共同认知和态度,具有普遍性。
法律意识对于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对法律制度的遵从程度
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营造良好的法治社区氛围,团结巷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党员同志开展了“法律热知识社区新风尚”宣传活动,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丰富实用的法律知识盛宴。志愿者们及共建单位的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各个角落,采用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将法律知识生动地呈现给居民,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耐心
2025-04-09 16:54:00 实时讯息数字时代,网络传播的迅疾与社交媒体的发达,表面上看,似乎为艺术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实际上,由于资本推动、算法推荐、网络效应,以及价值评判标准单一与文化消费习惯从众等等因素,反而加剧资源和注意力向“头部”集中。这种现象虽然推动了少数头部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的成功,但整体上对艺术行业的多样性和公平性提出挑
2025-04-09 09:24:00 实时讯息4月2日,春日的阳光穿透铁窗,在江西省洪都监狱教学楼内洒下斑驳的光影。咨询台前,服刑人员带着写了问题的纸条,在民警的引导下,有序落座。法律服务团成员现场为服刑人员答疑解惑,开展一场特殊的法律“问诊”,力争既解“法结”又化心结。 这是省监狱管理局联合新法治报社、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上海段和段
2025-04-08 13:20:00 实时讯息大象新闻记者 魏广宝 通讯员 李靖玥 赵悦宏/文图为进一步推动“法企共建”,增强企业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3月28日上午,南阳市卧龙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李靖玥走进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阳供电公司,为六十余名企业职工代表送上一堂精彩纷呈的法治讲座。李靖玥根据供电行业工作特点,重点从高压电适
2025-03-31 16:50:00 实时讯息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红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祭祖节日,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哀思与追忆。然而,佛山市南海区宏宇天御江畔小区的“骨灰房”争议撕开了城市化进程中一道隐秘的裂缝。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现象在广东乃至全国多地已非孤例。“另类殡葬”:商品房里存放骨灰2023年秋天,山东某市一男子通过中介花9
2025-03-20 07:20:00 实时讯息